





照片源自:字節跳動官網
出品|外鏈論壇: http://www.fok120.com科技
作者|張瑩
編輯|楊錦
近期,先有傳聞叫作字節八位數年薪挖走阿里通義千問技術負責人周暢,后又有雷軍千萬元年薪挖角DeepSeek“天才AI少女”羅福莉。AI人才戰正如火如荼。
2024年1-7月,大模型新發崗位量最高的10家企業中,字節跳動位列第1。浙商證券研報叫作,字節跳動在AI上投入巨大,2024 年資本開支達到 800 億元,接近百度、阿里、騰訊三家的總和(約1000 億元)。
數據表示,大模型行業的人才供需比為1.76,整體供大于求,但云計算、音視頻算法、大模型算法等高技術崗位處在緊缺狀態。
和互聯網時期的“搶人大戰”區別,脈脈創始人林凡曾指出,大模型行業在人才爭奪上顯出更為理性。
連續三年新發AI崗位量最多
1月23日,豆包大模型團隊宣布正式起步Seed Edge科研計劃,該科研計劃以尋找通用智能的新辦法為目的,鼓勵項目成員探索更長周期、不確定的和大膽的AGI科研課題。
Seed Edge初步確定了五大科研方向,包含探索推理能力的邊界、探索感知能力的邊界、探索軟硬一體的下一代模型設計、探索下一代AI學習范式、探索下一個Scaling方向。另外,所有入選課題都會有單獨的算力資源保證。
字節對AI 行業的科研非常注重。據晚點報告,字節創始人張一鳴會自己看論文,看技術關鍵細節,和一流 AI 科研者聊天、交流,并鼓勵字節 AI 科研團隊探索、科研基本課題。
去年5月,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起步“Top Seed人才計劃”,目的是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畢業的博士生。7月份,字節又面向這部分博士生推出了“筋斗云人才計劃”。
在過去的2024年,豆包大模型團隊57篇論文中選ICLR、CVPR、NeurIPS等頂會,其中還有下載量超百萬的開源項目及GitHub萬星爆款。另外,豆包大模型團隊還同近20所高校展開合作,與清華、北大分別成立聯合實驗室。
豆包大模型團隊不時舉辦學術交流活動。例如在AI 學術圈的年度盛會NeurIPS 2024舉辦后,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舉辦了為時2個小時的前沿論文分享會。
字節有“Top Seed人才計劃”,百度則面向2025屆優秀博士生推出了AIDU計劃,騰訊“青云計劃”亦設置了AI大模型招聘專項。
AI人才已然作為互聯網廠商們的必爭之地,大廠之間互相挖角亦在業內已然見怪不怪。
2024年,字節先后將零一萬物原預訓練負責人黃文灝、Google原VideoPoet 項目負責人蔣路等招至麾下。在兩個月前,字節跳動還被曝出八位數年薪挖走阿里通義千問技術負責人周暢。
MiniMax 創始人閆俊杰曾暗示“字節是(中國 AI 行業)人才密度最高的機構。其他機構都差一個檔,這是一個事實?!?/p>
行業招聘報告表示,字節跳動連續3年位居新發AI崗位量首位。另外,2024年1-7月,大模型新發崗位量最高的10家企業中,字節跳動位列第1,其次是小紅書、阿里巴巴、美團、騰訊、華為等一眾大廠。
字節對AI人才還在連續投入。接近字節跳動的獵頭王柏(化名)透露,大概在2024年12月初,字節發起了類似項目制的大模型招聘,現有的獵頭供應商中有興趣的能夠報名。不外招聘規模大概是大幾十或上百,并非幾百的大規模招聘。
這里次招聘項目中,字節給獵頭供應商的費率高達30%。亦就是說,舉薦成功一位百萬年薪的候選人,獵頭供應商能夠拿到30萬。
有獵頭透露,字節常規崗位的費率在20%上下。
王柏亦說到,既然把費率設這么高,它的難度系數是一樣的。
“第1,字節的人才庫非常龐大,獵頭找的人才簡歷重復率非常高。第二,字節hr自己亦在大批量去找行業上的人選,跟獵頭亦屬于一種競爭關系。”這是服務字節的獵頭一起的難點。除了這兩點以外,王柏認為,大模型人才招聘特有的難點在于現有的人才資源非常有限。
字節的“滿分AI戰略”
2024年11月,昆侖萬維創始人周亞輝直言,年初時認為字節2023年AI戰略是不及格,但字節2024年AI戰略表現“滿分”。
“滿分”的原由之一就在于人才,周亞輝說到,字節快速把上萬人的組織黃金比例分割整合成AI大軍,同期他重點說到朱文佳和Alex,叫作這兩人都是當打之年。
據認識,朱文佳原來是百度搜索部的專家架構師,在 2015 年加入字節跳動,先后作為今日頭條 CEO 和 TikTok 的制品技術負責人,日前是Seed團隊的負責人。隨著Alex(朱駿)創立的Musical.ly于2017年被字節跳動收購,Alex(朱駿)亦加入了字節跳動,日前領導Flow團隊,專注于AI大模型的應用開發。
2023年年初,字節跳動成立Seed團隊,專注于大模型底層技術的開發。2023年年底,字節跳動又成立Flow團隊,負責基于大模型的AI原生應用的開發。
據報告,經過一兩年的擴張,字節跳動的Seed團隊和Flow團隊的規模已然擴張到150人和300人上下,均相當于大模型初創機構的規模。
行業報告表示,截止2024年8月,百川智能員工數量在240人上下,MiniMax在263人上下,月之暗面、零一萬物均在百人上下。
廣發證券12月份的研報將字節在AI方向的布局劃分為大模型層(豆包大模型家族)、中間層(AI 應用研發平臺)應用層(C端 APP 和 AI硬件)及底層技術架構(云、數據等)。
字節AI應用制品觸及行業廣泛,覆蓋了聊天、社交、圖像/視頻、教育、音樂等多個行業。
字節旗下豆包的DAU(日活躍用戶數)在2024年11月份接近900萬,增長率超過15%,日前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ChatGPT。
有AI從業者暗示,和其他同行討論時,大眾對字節的感受便是“敢投入”,“并且是有點不計成本的那種投入,不會太留意當期報答。他有底氣,我有錢我就先做?!?/p>
據科技媒介The Information報告,2024年上半年字節跳動的營收約為730億美元(約合528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已然遠遠超過騰訊同期3206億元的營收,接近Meta。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字節跳動在AI上投入巨大,2024年資本開支達800億元,接近百度、阿里、騰訊的總和(約1000億元),開發投入明顯領先同行。該研報預測,2025年,字節跳動資本開支有望翻倍,達到1600億元。
“你來我往”的AI搶人戰
有報告叫作,字節在AI方向搶人的目的重點是阿里通義團隊、百度文心和飛槳團隊,以及包含月之暗面、智譜在內的AI六小龍,等等。
但多位獵頭向外鏈論壇: http://www.fok120.com科技暗示,這并非單方面,大廠間的搶人是相互的。
服務于其他頭部AI廠商的獵頭小玲(化名)暗示,亦會有團隊直接點名說要字節Seed團隊、Flow團隊的員工,只要找到了候選人,企業必定會給offer。
小玲不止一次聽到說“咱們就要Seed的團隊,其他團隊不思慮”的需求。專注于AI行業招聘的獵頭李艾,亦遇到過企業點名要挖DeepSeek團隊成員的狀況。
AI圈高薪挖人的資訊層出不窮。在DeepSeek-V3發布前幾天,有報告叫作小米創始人雷軍開出千萬年薪挖DeepSeek科研員羅福莉,在AI圈掀起一波討論。
針對普通工作人員的跳槽漲幅,獵頭李艾(化名)談到需要看狀況,核心的技術崗平均漲幅大概在30%,高有些的亦能達到60%,這一漲幅在日前互聯網行業已然算不錯的水平。
就小玲而言,她招聘的AI關聯崗位漲幅通常在20%,在全部市場中屬于正常水平。不外相比互聯網大熱的幾年不算多,當時她還談成過薪資double(翻倍)的offer。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在2024大模型人才報告中指出,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瘋狂“搶人”區別,大模型行業在人才爭奪上顯出更為理性。
該報告指出的大模型行業的人才漲薪幅度多在30%-50%,高于以上獵頭所說的漲幅。但能夠確定的是,翻倍乃至多倍高薪挖人在現象在大模型招聘中并非常態。
林凡暗示,十年前,互聯網的商場模式清晰,人才到位業務就能做成。企業急于跑馬圈地,因此愿意在人才擴張上大手筆投入。在高薪“搶人”的時代,互聯網機構乃至顯現2-2.5倍薪資挖人的現象。而今天,大模型機構更愿意把錢花在算力上,而非僅僅用于人才爭奪。
高技術崗位仍緊缺
盡管AI人才缺口被時常提及,但亦有AI從業者叫作并未感受到前幾年互聯網迅猛發展時的“搶人”盛況。
該員工從事的是AI策略關聯工作,他認為原由在于,“此刻AI的應用場景并無那樣多,大眾做來做去就那樣幾種,例如搜索、生成、情感陪同,并無顯現應用層面百花齊放的局面,反而感覺此刻越做越聚焦了?!?/p>
另外,他認為,資本并無真的進來,尤其是產業非大機構的投入并無那樣高。之前像移動互聯網,大眾會覺得對人才需要井噴,核心的一個原由是有非常多的資本進來,帶來了非常多中小型機構的雨后春筍般的爆發,人才需要量非常大;大機構為了壓制這些初創機構,亦會做非常多新制品線,反過來大機構的人才需要量亦會尤其大。然則AI的話日前還無看到這種狀況,初創機構特別有限,能數出來的亦就那樣幾家。
同期,他亦指出,AI開發類的人才需要或許會更高。
專注AI技術的獵頭李艾暗示,這兩年中國市場對AI人才的需要非常大,然則符合需求的人很少?!按竽P头譃?span style="color: green;">非常多,有做自然語言處理的、有做AI生成的,此刻對人選需求最高的可能便是自然語言處理,通常211、985起步?!?/p>
王柏也暗示,“大模型人才候選人的學歷非常好,最少是985、211以上。倘若是社招,大概率來自競品機構?!?/p>
小玲招聘的方向是制品關聯,她感覺到相比前兩年,企業招聘越來越關注經歷的契合度。“前兩年做策略的想做AI制品還有可能性。此刻,可能只能得到面試機會,然則很難得到offer。”
王柏認為,“大模型的目的人群比較特定,不是一個普適級的崗位,要么便是此刻已然在大模型里面的人,要么便是有競賽經驗,發過有些論文的。倘若不是做這一類崗位的人,很難去感受到它的活動?!?/p>
每家企業的愛好亦各有千秋,例如DeepSeek就偏愛拿過競賽金牌的青年人。
按照脈脈數據,2024年1-7月,大模型行業的人才供需比為1.76,整體供大于求,但云計算、音視頻算法、大模型算法等高技術崗位處在緊缺狀態。其中,云計算以0.33的人才供需比作為最緊缺的崗位,相當于3個崗位爭奪1個人才。
麥肯錫機構曾發布報告叫作,預計2030年中國對熟悉AI專業人員的需要將增至2022年的6倍,達到600萬,而人才缺口可能多達400萬。返回外鏈論壇: http://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