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面對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艱難時刻,昆明市堅定不移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統一推進工業強市、貿易富市、旅游興市、金融活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發展不僅抓出了速度,況且抓出了質量。尤其是工業發展實現整體突破,為穩住全市經濟向好發展態勢作出大貢獻。
龍頭強,則全省強。昆明市用行動切實扛牢“強省會”主體責任,用成績兌現“在產業強省建設上當好排頭兵”。
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知道支持云南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昆明市推動產業發展迎來最大機遇。

云南裕能作為國內單體出貨量最大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康樂衛士實現三價HPV疫苗試生產;昆明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獲準并起步建設;滇中稀貴金屬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了云南省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一項項新速度、新突破的實現,是昆明市保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實實在在的成效。
2024年,昆明市全力推進“工業強市”,工業作為全市經濟增長主引擎,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增多值增長6%以上。

云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車間。
亮眼的數據是靠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盯出來的。
依托磷礦、鋰礦、綠電等優良資源,昆明市全力把特殊資源發展作為優良產業。云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不到60天,4個多月就實現投產,刷新了產業建設的“昆明速度”。
從一片荒山到年產3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工廠,云南杉杉僅用247天便完成這座全世界單體規模最大工廠的建設,一場跨越2300多千米的“雙向奔赴”跑出了“杉杉速度”“安定速度”“昆明速度”。
隨著一個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昆明市形成為了化工、冶金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同期加快培育新能源電池、稀貴金屬、信息制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一個擁有昆明特殊的現代產業體系呼之欲出。

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機構。
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將來產業布局,形成為了昆明高質量發展合力。
2025年1月2日,新年次日,昆明市五華區紅云街道就傳來好信息,紅云街道在和諧廣場打造的低空應用實踐站正式開啟,標志著首條常態化無人機商圈到社區航線開通。這為昆明市探索推動“低空+”應用場景培育,推動低空便民服務、低空應用產業落地發展供給了參考。昆明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低空經濟、生命科學、新型儲能、智能算力等將來產業,引入云南安權宵防等企業,推動低空經濟取得初步成效。

紅云街道低空應用實踐站。
新的一年,對昆明來講,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途徑。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將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培育發展低空經濟、智能算力、智慧交通等將來產業方面亦有較好的基本和要求。用好人才安居政策,系統推進產業鏈招商,吸引更加多重點企業來昆興業;用活東西部協作、滬滇協作、重點產業跨區域協作等機制,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招引更加多產業轉移項目落地;把創新資源、研究成果運用到詳細產業和產業鏈上,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昆明工業主引擎動力將更為強勁。

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市場采購+瀾湄線”首單測試成功,為廣大外貿企業開展國際貿易供給全新通道;全市服務進出口額連續3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3項試點經驗獲評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做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前沿樞紐,昆明正全力推進“貿易富市”,持續壯大外貿市場經營主體,優化貿易方式,調節貿易結構,推動外貿擴量提質。
過去一年來,全市蔬菜、野生菌、花卉、筆記本電腦等重點制品出口實現快速增長,區外保稅維修、標準金加工等業務順利開展,加工貿易占比持續加強,二手車出口作為新的增長點,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卓有成效。2024年1月至11月,昆明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300億元上下,同比增長5%上下。

夜間的南強集市。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面對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昆明充分發揮省會優良、搶抓政策機遇,落實落細“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汽車、家電等行業消費172.3億元,其中帶動汽車消費122.8億元。昆明老街、云紡文創園、同德廣場、公園1903等特殊街區(商圈)、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升級改造步伐加快,直播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智能家居、體育賽事、康體養生、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加速培育,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本性功效進一步加強。
日前,昆明市已獲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首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城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陸港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4類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同期,初步形成安定桃花村、經開區王家營、空港經濟區、晉寧青山、嵩明楊林五大物流聚集區,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線總數396條、通航城市191個,南亞東南亞通航點達到45個,是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通航最多的省會城市,為發展貿易供給良好的通道要求和流通保證。

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
1月3日,全市貿易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提出,到2030年,把昆明基本建設作為服務全省、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經貿中心和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全市外貿依存度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高,內外貿易整體競爭力排位進入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藍圖已然繪就,號角已然吹響。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昆明市將積極搶抓國家推動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等帶來的機遇,用好用活昆明、磨憨在原產地規則、勞動力、原材料、綠電等方面的優良,連續降低物流綜合成本,加快補齊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深入推動“四區”聯動發展,連續擦亮南博會、旅交會、云臺會等會展品牌,做大做強鮮花、茶葉、野生菌、咖啡等交易平臺,促進貿易增量、產業提質,全力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到昆明的次日,新加坡游客安迪起了個大早。他和伴侶要去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吃早餐。下飯的粉蒸肉、外酥里嫩的藕餅、美味的油雞樅、一見鐘情的玫瑰木瓜水、長相奇怪的火參果……安迪和伴侶在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嘗到各樣陌生又熟練的味道。他覺得,想認識昆明的風土人情,來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很不錯。
昆明市以獨特的氣候、文旅資源等優良,作為游客心中充滿魅力的城市。近年來,越來越多游客選取以慢節奏、沉浸式體驗的方式游昆明,去菜市場來一場最“土”、最“野”的旅行,作為她們游昆明的新方式。

游客在滇池邊和海鷗互動。
結合游客多元化的需要,2024年敗興,昆明市全面深入實施“旅游興市”戰略,圍繞推動旅游資源制品化、旅游制品市場化,打造滇池旅游黃金岸線、大翠湖歷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區生態科普旅游線路、陽宗海高原濱湖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石林—九鄉地質奇觀旅游線路、昆明北部縣區自然野趣旅游線路6條“黃金旅游線路”,積極培育“觀鷗季”“賞花季”“食菌季”“市場游”等特殊旅游制品,連續豐富休閑度假旅游供給,優化文旅消費場景,提高旅游消費體驗,大力開展城市品牌和文旅宣傳營銷,加快建設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約3.42億人次、旅游業總花費約4862億元,分別增長26.21%和12.54%。

南強街巷人潮涌動。
為讓來昆游客“有得玩”,昆明市連續推動“旅游+”“+旅游”,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空間、新體驗、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充分挖掘利用“歷史文化名城”優良,提高打造翠湖歷史文化街區、龍泉古鎮等歷史文化街區,推出庭院劇等文旅融合制品;在農旅融合發展方面,全面推進滇池沿岸漂亮鄉村建設,46個重點村吸引超過1000個經營主體入駐,帶動5萬余名村民就業創業,牛戀村、海晏村、福保村等作為網紅打卡點,全年滇池沿岸村莊吸引游客超過千萬人次;在體旅融合發展方面,圍繞“跟著賽事去旅行”,高水平舉辦昆明高原半程馬拉松、昆明滇池國際龍舟爭霸賽、昆明環滇池高原自動車邀請賽等六大賽事,連續舉辦妥中國·東川泥石流國際汽車越野賽等賽事;在交旅融合發展方面,開通多條觀光巴士,推動優化滇池水上航運旅游交通;在工旅融合發展方面,推進工業遺存、遺址轉型發展,打造推出871文化創意工場、神犁文創園等文化創意園區;在商旅融合發展方面,創建作為第1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成功創建4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

晉寧小漁村。
昆明市將用好豐富的文旅資源,對滇池綠道沿線旅游資源進行系統梳理,高標準開展整體策劃,通過滇池綠道有效串聯起沿線豐富的景點景區、傳統村落、生態濕地、歷史文化等資源,因地制宜策劃推出精品業態,把好資源變成好制品,把環滇池旅游線路打導致為游客來昆必去、必看、必游的目的地;加強配套基本設備建設,優化交通組織,加強景區景點的可進入性、可停留性、可體驗性。經過打造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旅游需要的制品,連續提高旅游制品質量、服務品質,為游客供給穩定有序、和諧安全的旅游消費環境,讓游客吃得安心、住得安心、行得順心、游得舒心、購得叫作心、娛得開心,讓“頭回客”變“回頭客”,把“流量”變“留量”,讓“網紅”成“長紅”,推進“旅游興市”,深化“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內涵。

近年來,昆明市堅定不移地全力推進“金融活市”,將金融做為驅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使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持續攀升,為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持續的活力。
隨著“金融活市”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金融服務體系日臻完善,營商環境連續優化,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要求。2024年前三季度,昆明市金融業增多值完成692.52億元、增長2.6%。

俯瞰翠湖片區。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昆明市打造了68個金融驛站,網點廣泛分布在政務服務大廳、黨群服務中心、金融公司等各類場所,讓企業能夠方便地得到面對面的金融服務。同期,開展“金融賦能暖企行動”,精心組建了一支由119名銀行、證券、保險、律所等專業人士形成的高素質金融顧問團隊,積極搭建多元融合的金融服務體系。另外,在云南融信服平臺開設的“昆明專區”成績斐然,截止日前,昆明專區注冊企業數214583家,入駐金融公司241家、覆蓋網點952個、發布金融制品501項、累計授信金額642.09億元,大大加強了金融服務的精細性和效率。
在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詳細成效上,數據令人矚目。截止2024年11月末,昆明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423.14億元,同比增長18.1%,普惠小微貸款戶數29.51萬戶,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1297.52億元,同比增長16.58%;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55%,較去年同期下降0.67個百分點,貸款成本進一步下降,為小微企業發展供給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斗南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
昆明市還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政府性融資制品?!袄撡J”助力科創企業,為“白名單”內的科創型企業供給優惠貸款;“兩權”抵押貸款盤活農村資產,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貼鼓勵企業利用知識產權融資;“昆質貸”為得到質量品牌榮譽的企業供給低成本信貸支持;“財園助企貸”則緩解了園區內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
銀行普惠型創新制品一樣亮點紛呈。昆明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結合縣區產業特殊,推出“鮮花貸”等100余款區域特殊信貸制品,截止2024年8月末,累計發放花卉農戶貸款11.49億元,支持3016戶農戶;中信銀行昆明分行推出旅游服務質量分離式保函,以銀行保函代替旅游服務質量保準金,有效緩解關聯企業資金壓力。

云南晉寧花卉產業現代化示范園內花農正在分揀鮮花。
昆明市在推進“金融活市”的道路上,經過持續創新和完善金融服務,讓金融“活水”精細澆灌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連續提高。將來,昆明市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供給更加堅實的金融保證,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吳潔 楊敏 繆亞平 李思凡 王曼君 王俊星 楊艷輝 趙偉 李海曦 周密)
源自:昆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