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臺的力量
注冊會員超過121萬人,注冊企業會員1086家,占有互聯網端全國3D行業客戶中95%以上市場份額,在北京、上海 、深圳、青島、無錫 、廣州 、沈陽設有機構及聯絡處開展各項服務業務……這組數據來自于三迪時空網,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機構。
隨著3D打印的發展,有人學習3D打印,有人專注技術科研,青島三迪時空網絡科技有限機構董事長李培學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空間:“做開發我不專業、亦欠好做,但咱們當時走遍全國3D打印市場認識的信息是,這個市場將來會越來越大?!?span style="color: green;">怎么樣才可利用好這個“風口”?李培學最后決定:“做平臺。把做3D打印的企業、需要3D打印的企業,都集中到同一個平臺上。在這兒,找到3D打印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要設備有設備、要技術有技術、要教育有教育、要營銷有營銷?!?/span>
這是一種令人沒法想象的創客精神,做為一名曾經做過期貨、證券,制造過煤礦救生艙,在非常多行業都有過創業的老創客,當面對互聯網發展、面對3D打印的前景時更加激情澎湃。他的目的很知道:“本著推動中國3D打印企業以及中國3D打印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3D打印關聯企業、3D打印興趣者及關聯行業公司搭建合作平臺,奮斗打導致為中國最大的3D打印行業公共服務平臺?!?/span>
因此自2013年10月成立到此刻,三迪時空網才有了這么欣喜的成果。就像李培學所說:“在傳統行業內,你做了開頭,一半能預知結果;但在互聯網行業,你拼搏數年,亦常常看不清結果。就像3D打印產業,你不曉得這個行業的市場空間會有多大?!?/span>
開啟創新教育的新時代
為何要將這個全國的3D打印平臺放在青島?李培學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青島的3D企業在全國發展得比較早,3D打印企業占了全國1/3?!?/span>
此刻平臺上的數字每日都在持續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曉得乃至體會到了3D打印的方便。例如有人經過個性定制制作花瓶、藝術品、夫婦人偶等,辦法很簡單,把你的想法在云平臺上告訴設計師,設計師完成模型數據后,輸入到3D打印機,讓它來完成。
還有的大夫要對病人進行手術亦找到3D打印,需求把病人的病灶打印出來,提前進行手術預演。有報告叫作,在10年或15年后,3D打印的器官就能真正應用在人體上。再例如,更加多設計師則經過3D打印打印珠寶、衣服還有鞋子等生活用品。李培學告訴記者:“將來3D打印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span>
就在前不久 ,工業級3D打印領航企業華曙高科與三迪時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一起打造國內首個金屬3D打印產業基地和3D打印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在技術開發、設備材料、人才培養和服務創新等方面開展一系列的戰略合作。
短短五年,3D打印飛速發展。盡管如此,有個現實不得不承認,這些年青島的3D市場始終不溫不火。因此,李培學在發展平臺的同期,還把重點放在了教育市場,結合日前青島市“三年內青島中小學全開3D打印課程”的目的供給盡可能的技術人員支持。每周她們都會帶著3D打印機和技術人員到學校給朋友們講解演示、每隔一段時間亦會有學生到機構來參觀體驗3D打印的奧秘過程。
李培學介紹,3D打印+教育,開啟的將是創新教育的新時代。青島已掀起了3D打印創新教育的熱潮,還會將繼續升溫發酵,并最后在教育行業形成3D打印創新教育的普及化、常態化。
憑借平臺巨大的資源優良和行業應用處理經驗,三迪時空亦在持續為青島3D打印創新教育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日前已與青島理工大學、青島九中、青島少年宮等學校和公司創立了合作關系,并在創客實驗室建設、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對接。
不少3D打印技術全國領先
日前青島市3D打印技術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得到一份權威深度的報告。其中說到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石油大學等高校均持有3D打印設備,并已開展關聯開發和生產應用活動。其中,中國海洋大學科研方向重點是機械掌控,山東科技大學和石油大學重點是3D制品設計、三維掃描及建模,青島大學重點是醫用打印材料研發。
而相針對科研團隊來講,本市從事3D打印技術研發及應用的企業比較少,重點有海爾、海信、科海創新、希邁科、前哨機械、尤尼科技等。在這其中海爾的“天馬行空網”做得最明顯,被譽為3D打印定制服務的“淘寶網”。
“天馬行空網”有個三句話理念:“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都是生產者”、“人人都是消費者”。它將3D打印制造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制品個性化定制過程中區別周期和角色的統一協調,創新服務模式與盈利模式,經過從需要獲取、創意設計、3D打印制造至物流配送服務等制品研制的全過程服務,滿足用戶對制品及服務個性化、高端化、定制化的需要。平臺將助推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高附加值拓展,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帶動創意設計、材料、電子商務、物流等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鏈條。這般既能滿足設計師開設店鋪、出售創意設計的需要,又能夠為客戶定制個人創意設計制品,實現的理念。據認識,“天馬行空網”日前持有先進的工業級3D打印機40余臺,是日前國內3D打印工藝較全、打印材料較豐富、打印技術較先進的制造服務平臺,已吸引1000多位設計師加盟,已作為海爾專業化眾創空間的重要支撐。平臺推出的全世界首款3D打印人偶定制軟件——3D魔法相機APP安裝量已突破10萬。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技術亦在全國領先。例如2013年底,由中航工業前哨精細機械機構牽頭,與中航工業625所、青島科技大學在本市組建了增材制造技術中心,重點開展金屬增材制造裝備和非金屬3D打印材料開發。經過1年多奮斗 ,中心成功研制了集機、電、掌控軟件及智能化于一體的激光選區金屬增材制造裝備QM450型激光選區熔覆燒結3D打印機。實現了掌控軟件國產化,擁有打印尺寸大、精度高、非對接面無需二次加工等優點,在國內同類設備中處在領先地位;非金屬材料方面,研制出了4種高分子絲材、2類光敏樹脂和1種高分子粉材。日前,已申請發明專利9項,金屬打印零件已在航空器裝機應用,并得到了中國航空、航天、中核集團等多家企業配件供應訂單。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宮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