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遠眺圖(資料照片)
滿目青山綠,產業煥生機。8日,走進坐落于清源山麓的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大河數智(泉州)增材技術有限機構的3D金屬打印生產車間正火熱生產——26臺3D打印設備有效運轉,只見星火閃耀,原材料金屬粉末在激光下瞬間融化,再經氮氣吹粉凝結成形,每次凝結的厚度僅0.4毫米,經過數百上千層的精細堆疊,一雙鞋模具逐步呈現眼前,效率比傳統模具生產方式加強了60%以上。
泉州是我省最大的紡織鞋服產業集聚地、全國最大的鞋業生產基地,然而,鞋模具加工的傳統工藝不僅耗電量大,況且產生海量的金屬廢品,導致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同期,鞋模具咬花酸腐蝕工藝可能對工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害處,酸液處理亦加重了環保工作包袱。
去年11月,河鋼集團旗下河鋼工業技術控股子機構——大河數智(泉州)增材技術有限機構落地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河鋼數字化增材制造基地,經過創立國內首個金屬增材數字化平臺及3D金屬打印服務全生態鏈系統,助力鞋服、機械裝備、水暖衛浴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大大加強生產效率的基本上,金屬3D打印的生產過程只消耗電能,經過光伏等綠電的運用,除存有微量的鋼渣外,近乎‘零污染’?!?span style="color: green;">機構總經理王磊說。
今年3月項目正式投產后,機構產能快速提高,日前已然與當地多家知名鞋服企業開展合作,并且開發推出模具回收循環利用技術,經過回收企業運用完的模具做為金屬原料再生產新款鞋模具。
產業追“新”逐“綠”,既是以新技術、新模式為產業賦能,亦是瞄準綠色經濟,在新賽道上做精做細、加速奔跑。
深耕分散式污水處理這一細分賽道,福建省藍深環保技術股份有限機構用10余年的時間逐步作為行業領跑者。
村鎮、景區、寺廟、高速公路服務區,這些應用場景的污水處理擁有點多、面廣、較分散特點,是污水治理的毛細血管。然則,這類場景的污水處理建設運維難度大、投入高,作為治理堵點。
“行業痛點常常是發展機遇。”福建藍深環保技術總工許華誠告訴記者,切準分散式污水處理細分行業,企業一方面經過工藝和技術優化,降低設備投入;另一方面,建設數字化平臺降低運維成本,實現建管一體化,最后“啃”下了行業“硬骨頭”。
如今,福建藍深環保主營“污水處理設備”和“藍深大腦”兩大核心業務。企業自主開發的“藍深大腦”污水處理智慧運營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涵蓋項目設計、采購、施工、運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完成從污水處理到智慧運營的全鏈條管理。

經過智慧運營平臺“藍深大腦”可實時調度各點位“云端”數據。圖源:人民網
“提高產業的含‘綠’量,不僅有助于產業轉型,發展新質生產力,亦作為園區招大引強的有力抓手?!比菔胸S澤區高新產業園區管委會專家陳胄說,以綠色經濟為發展方向,園區積極挖掘應用場景,經過場景招商吸引優秀企業落地。
去年,在與武漢優煒芯科技有限機構招商洽談過程中,豐澤區聚焦優煒芯科技在深紫外線消殺方面的技術優良,提出攜手泉州水務集團拓展二次供水的深紫外線消殺業務的想法,最后成功推動項目落地。
今年6月,泉州水務集團與優煒芯科技攜手成功開發并落地國內首套大流量紫外發光二極管(UV-C LED)二次供水泵房專用紫外線消毒器,打破了運用傳統汞燈殺菌在二次供水行業的應用,相較于傳統汞燈,其在環保、有效、精細、節能和安全等方面擁有多項優良,推動傳統水處理行業的技術革新。

國內首套大流量紫外發光二極管(UV- LED)消毒設備在泉州成功開發應用。圖源:泉州水務集團
“以園區為載體,以項目為抓手,咱們積極推動產業和生態融合發展?!标愲姓f。例如,在園區公共配套方面保持集約建設,減少企業重復投入,同期經過園區內云街連廊的設計實現人車分離,鼓勵園區內綠色低碳出行,并把綠地公園納入園區范圍,做為休閑生態區。在能源建設方面,積極布局光伏和儲能,實現能源削峰填谷。
盤活低效用地的創新改革亦作為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綠色集約發展的亮麗一筆。
“咱們創立定時調度、高端智庫、政策支撐、政金攜手、數據監管等機制,有效挖掘土地利用潛能,增多建設用地供給。”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王玨介紹,經過全面整合周邊低效用地,加快“工業上樓”,推動產業園空間有效利用,產業能級提高,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現代都市型工業園區。

《福建日報》2024年8月9日01版

《福建日報》2024年8月9日03版
源自: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