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用水生產有那些流程?為何要經過那樣多道過濾?怎么給飲用水殺菌?
12月26日,為拓寬學生們視野,貴陽市雙語實驗小學帶領四五年級的學生,前往貴州北極熊水廠開展研學活動。經過實地觀察學習、知識科普等形式,加強學生對飲用水的認知。

來到北極熊水廠,水廠工作人員給研學的朋友們準備了暖心的小禮物。集合完畢,研學正式起始。
走進一樓制水線,朋友們馬上被巨大的水罐吸引。工作人員介紹,源水來自200多米深的地巖礦泉水,并經多介質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過濾。


“多介質過濾、活性炭對應石英砂罐和活性炭罐,多介質過濾器中進行有效的去除水中懸浮物,以及有機物、膠體、細菌等物質,過濾完后再進入活性炭過濾器對源水進行有機顆粒、水中余氯、雜味等去除和降低色度,而后再經過精細過濾器過濾,去除水中微小顆粒及固體殘渣。”工作人員介紹關聯知識,朋友們一邊觀察一邊記錄。
“老師,咱們的水是怎么殺菌的呢?”朋友們詢問。工作人員解釋,飲用水在經過過濾等流程之后,會運用臭氧和uv紫外線殺菌,保準其安全。

“自來水和天然礦泉水有那些區別?”“我們喝的是自來水嗎?”研學過程中,朋友們的問題越來越多,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關于飲用水有那些問題?研學中學到了什么?畫出或寫出飲用水生產過程……為讓朋友充分參與研學活動,學校在研學起始前認真設計了研學手冊。
“今天,我曉得水的源自和加工過程,讓我的知識層面更上一層樓,并讓我深知水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好好守護水源,更要保持良好的用水習慣?!彼模?)班符錦源在研學手冊上認真記錄了感想。

“不是所有的水都是天然礦礦泉水,通常的水是地表面的,而天然礦礦泉水是地底下的。天然礦泉水里面有鍶,是人骨骼成長必不可少的物質……”四(1)班曹梓琪暗示,這次研學學到了非常多東西,并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科普宣傳。

貴陽市雙語實驗小學副校長侯躍龍介紹,這次研學活動是一次走出書本、走向社會實踐的機會,對孩兒們的成長有著重要道理,不僅豐富孩兒們的知識貯存,還從觀察、思考、實踐等多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特約通訊員 吳源清
貴州教育報記者 侯幫虎
編輯 陳茜茜
二審 鐘俊怡 任偉
三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