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自:【濮陽日報】
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成功獲準,省實驗室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全年新增55項科技成果匯入國家火炬中心成果庫,創歷史新高;
省科技獎勵評選實現新跨越,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躋身全省第1方陣;
成功創建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化工新材料產業分中心,為全省首批四家之一;
河南省綠氫制儲運及裝備中試基地成功獲準,全市現有省級中試基地3家……
一項項數據,再次展現了濮陽科技強市的實力。
科技型企業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科創活力的重要指標,一個地區科技型企業多與少、強與弱,決定了將來這個地區的競爭力。在科技型企業的賽道上,濮陽“加速度”正在精彩上演。
平臺建設優布局重績效
科技創新,做為推動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實力提高的關鍵,已作為濮陽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2024年2月28日,省級實驗室——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正式揭牌,落戶濮陽。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獲準后,保持“邊建設、邊研究、邊出成果”,先后聯合宏業控股集團有限機構、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機構等市域龍頭企業開展“生物秸稈制備生物航煤技術研發”等生物基功能材料方向研究項目,聯合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機構、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機構等企業布局“環戊烯制戊二醛催化技術研發”等產業化項目。
另外,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還有序推進實施“生物基高速飛行器特種燃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玉米秸稈有效制木糖/糠醛連續生產工藝技術研發”“丙交酯聚合反應過程調控及其環內酯共聚物的開發和產業化”“連續流微通道反應系統關鍵技術產業化應用”等4個重點項目,以及“雙馬來酰亞胺樹脂技術研發與應用”“綠色印刷CTP版材感光液產業化應用”“生物基UV樹脂及單體的合成科研與產業化”“高性能激光封邊聚酯樹脂的合成與產業化”“生物基二元醇及其衍生品技術研發與應用”“透明阻燃聚碳酸酯研發與產業化”等6個產業項目。
在剛才過去的2024年,我市先后建成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依托濮陽市盛源集團建設)、河南省多酸制備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依托濮陽市聯眾興業化工有限機構建設),河南省生物基原料制烯烴與聚烯烴工程技術科研中心等8家省級工程技術科研中心,布局建設市級平臺31家,并常態化開展平臺績效評估;中原實驗室、倉頡實驗室成功召開理事會第1次會議,實驗室建設進入規范化、制度化、實體化運營新周期,形成為了覆蓋各縣區主導產業、各產業鏈開放協同的創新平臺體系。
主體培育增總量提質量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
2024年,市科技局連續深化“創新龍頭樹標引領,高新企業重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評估”三大梯次培育行動,催生了一批科技型單項冠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
2024年,市科技局梳理出12家科技型單項冠軍企業或單項冠軍制品生產企業,并向省科技廳舉薦為2024年度河南省創新龍頭備選企業。經過層層遴選,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機構等5家企業成功入選。
融資難、融資慢,是“高科技、輕資產、無抵押物”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共性問題。為此,我市于2021年出臺《濮陽市支持科技開發平臺建設八條辦法》,支持科技開發平臺以 “科技貸”“科技保”的方式申請貸款,大大緩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2024年敗興,市科技局經過持續強化與金融公司的合作,為企業供給更加優秀的金融服務,著力處理科技型企業融資困難,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截止日前,我市科技企業經過“科技貸”業務,共得到授信支持2億余元。
項目攻關破瓶頸解困難
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
2024年敗興,市科技局關聯人員用“笨”辦法、下“笨”功夫,深入企業調研,全面把握全市關鍵產業鏈的技術卡點堵點,精細爭取省級科技項目57項,支持資金4602.5萬元(資金已直達企業);布局市級重大科技專項30項,撬動企業開發投入4.2億元,實現了企業新增年營銷收入38.6億元。
隨著市委、市政府持續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我市企業紛紛鉚足干勁兒,一舉解決多個技術困難。
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機構承擔的2022年市級重大科技專項“風力發電葉片用固化劑甲基環己二胺(HTDA)國產化項目科研”項目于2024年5月經過專家驗收,成功解決甲苯二胺(TDA)加氫工藝難的關鍵核心技術困難,實現甲基環己二胺產業化,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和市場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作為全國首例。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機構關聯負責人告訴記者,日前,該機構生產的甲基環己二胺完全能夠替代進口固化劑系列制品,并與艾普科航空科技(臺州)有限機構、廣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機構、上海康達新材料科技有限機構等16家企業簽定合作協議,實現產值4199萬元。
(下轉第二版)
本報記者 張迪 通訊員 張晶晶
本文來自【濮陽日報】,僅表率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供給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