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自:人民網-人民日報

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本報記者 姜 峰攝

數據源自:國家能源局

柴達木盆地上,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正在運轉。 本報記者 姜 峰攝
核心閱讀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一起體。
青海太陽能資源豐富,風能可研發量可觀。為把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良,當地經過技術引領、機制創新,著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同期結合鄉村旅游、特殊種植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兩會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表率團審議時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質狀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從柴達木盆地到三江源,一排排風力發電機正不舍晝夜地運轉,一座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矗立在高原大地。青海結合本地優良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走出一條生態友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
日前,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機構獲悉:今年2月,青海省內總發電量65.54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23.12億千瓦時,占比達35.27%;新能源發電量26.27億千瓦時,占比達40.09%,同比增長43.99%。
“這是新能源月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日前已作為省內第1大發電電源。”國網青海省電力機構調度掌控中心專家方保民說。
青海省風能可研發量可觀,太陽能資源亦很豐富。怎樣把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良?青海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著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奔騰的黃河水在這兒“沉靜”下來。曾表率我國水電工程最高水平的龍羊峽水電站,如壁佇立?!笆濉?span style="color: green;">時期,這座水電站又增添了新動力——距離水電站50千米的草原上,建有裝機容量達85萬千瓦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原來,針對光伏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等問題,青海運用先進的水光互補調節技術,把這兒的光伏電送往龍羊峽水電站,將不穩定的光伏電調節為平衡、優秀、安全的穩定電源。
記者認識到,日前這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年發電量達14.94億千瓦時,已然相當于龍羊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的1/4。水電站的調峰調頻性能,亦因光伏電站的互補功效加強了約三成。
技術領異標新,助推青海清潔能源產業持續提質增速:2020年底,青豫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運。這是世界首條新能源遠距離傳送大通道。“它的建設投運,有力支撐了青海綠色產業發展。”方保民介紹,僅過去一年,青海電網就新增并網新能源場站87座,裝機容量達861萬千瓦。
碳排放量低的“綠電”,得到更加多運用
河湟三月,人勤春早。位置于西寧的青海東川工業園區,一家機構的負責人正在檢測生產情況,機構車間一片忙碌。這家企業是一家新能源制品關聯材料供應商,每年的用電量高達20億千瓦時。如今,這個用能大戶只要登錄青海電力交易平臺,就能夠自主選取更經濟優惠的“綠電”——這得益于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積極組織省內新能源企業與13個行業的95家工礦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
“經過運用‘綠電’多邊交易,企業用能成本大幅降低,每年能節省電費幾千萬元?!痹撠撠熑苏f,“因為企業選取運用更加多‘綠電’,制品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大大降低,在國內外市場上,這種制品更具競爭優良?!?/p>
進入“十四五”時期,在國家關聯政策引領下,青海省亦提出了本省實現碳達峰的關聯目的。據介紹,接下來當地將經過全面提高電網互聯互通能力、全面加強清潔能源消納能力、連續創新能源轉型青海實踐、全力拓展電能替代行業等辦法,著力打造清潔發展新格局,持續提高青海能源資源優良向經濟優良轉化的能力。
清潔能源產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昂麻村,巨大而平坦的山塬之上,海量的光伏板像是給大山戴上了“藍帽子”。
“這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是2019年夏天并網發電的,光伏板的數量超過10萬塊?!鼻嗪J》鲐?span style="color: green;">研發投資有限責任機構董事長張宏成如數家珍:別看電站建在昂麻村,覆蓋范圍卻是樂都區的141個村子。
原來,前幾年青海在全省8個市州建設了40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光伏扶貧項目裝機總規模達73萬千瓦,每年發電預期可產生收益5.7億元,惠及28.3萬群眾。
針對地域遼闊的現實,青海經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動新能源場站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數字化運維模式轉變。
“像這般一座占地上千畝的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的運維人員不多,線路損耗亦大大節約?!睆埡瓿伤氵^一筆賬,運用先進技術,電站能夠減少整體運行成本40%以上,青海40座集中式光伏電站加起來,每年可降低運行花費約2000萬元。
青海將光伏項目收益所有分配到村集體,集中資源辦大事?!懊磕?span style="color: green;">每一個村的光伏項目收益在30萬元上下,其中六成將用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剩下的四成則做為扶持資金,經過設立公益性崗位帶動困難群眾穩定增收?!眽蹣锋傸h委書記祁利德告訴記者,“咱們正謀劃把光伏項目收益統一到一塊,因地制宜地發展鄉村旅游、特殊種植等產業?!?/p>
2020年,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清潔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89%。從環保方向看,847億千瓦時清潔電量,相當于替代原煤3811萬噸,促進減排二氧化碳6268萬噸。清潔能源產業,正為青海的鄉村插上騰飛的翅膀。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6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