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易龍三維科技官網,專注研發數碼打印機20年!
全國咨詢熱線:400-8316492
聯系我們
400-8316492

手機:13823737137

郵箱:3485053954@qq.com

QQ:3485053954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橫坪公路89號數字硅谷E棟4樓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技術問題

滬蘇浙皖一季度經濟報表連續出爐 長三角經濟何以“復燃”

時間:2025-02-04 20:59:36 作者:147小編 點擊: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近期,滬蘇浙皖一季度經濟報表持續出爐。四張成績單,可謂各美其美。

雖然說去年同期的低基數使得2021年的“開門紅”并無太多懸念,但做為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重要一極,長三角到底能“紅火”到什么程度,依然令人期待。

翻閱四張成績單,記者從中選出經濟總量、外貿、消費三個重要維度,對長三角的“開門紅”,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分析,期盼幫忙大眾更能讀懂長三角的“紅火”。

看總量

開局良好 增速較快

經濟總量,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成效的關鍵指標之一。

從三省一市的GDP數據來看,長三角開局良好,且恢復性增長勢頭較猛。

一季度的紅火雖留意料之中,卻著實很難。回眸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三省一市GDP同比增速所有為負。彼時,上海同比下降6.7%,安徽、浙江和江蘇則分別下降6.5%、5.6%和5%,但下降程度均小于全國水平6.8%。

時隔一年,浙江同比增速全國排名第三,江蘇排第四,安徽排第五。尤其浙江、江蘇,在經濟大省中,增速分列全國第1、第二位,且均保持了19%以上的增速——體量大、回升快,經濟活力明顯

進一步比對三省一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GDP數據,記者發掘,三省一市2021年紛紛超過2019年同期。

就拿浙江來講,2019年一季度全省GDP總量為13084億元,今年同期已然恢復到16347億元,兩年凈增3200多億元。不僅填補了去年少掉的,還有“凈賺”。

梳理3年數據,2019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合計5.13萬億元,2020年一季度合計為4.98萬億元,均保持全國同期GDP24.1%的占比。

今年一季度,長三角GDP合計6.12萬億元,占同期全國GDP的24.6%,顯示長三角經濟恢復態勢較好,且對全國的經濟貢獻有所增多。

那樣,長三角經濟復燃的重點動能來自哪里?

在2021年浙江省一季度經濟運行狀況資訊發布會上,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一語道破:工業經濟是一季度浙江經濟增長的重點動能,對浙江經濟增長貢獻度達到46.7%。

再看其他兄弟省市,工業經濟一樣發揮了“定盤星”的功效:今年一季度,上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多值比去年同期增長34.5%,兩年平均增長5.2%,高于疫情前近年來增長水平。制造大省江蘇,規上工業增多值同比增長33.6%。即便受去年疫情“拖累”,江蘇規上工業增多值兩年平均增速依然高達11%,顯著快于正常年份的同期增速。安徽,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規上工業兩年平均增幅為9.4%,比2019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

疫情出現時,工業企業曾一度陷入大面積停工停產、缺工少供應的“絕境”。如今工業經濟率先“絕地反擊”,為何

這與長三角制造業底子厚實直接關聯。長三角地區素來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地,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又形成各有千秋的發展格局。如上海的汽車制造、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江蘇的裝備制造、計算機及電子信息;浙江的數字經濟和安徽的家電、汽車和電子信息等。

這些主導產業,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后能快速反彈,乃至彈得更高。

以浙江的數字經濟為例,即便是在疫情最嚴重的去年一季度,浙江數字經濟依然保持了正增長,一批數字經濟企業在抗疫中脫穎而出,浙江產的抗疫裝備——紅外測溫設備,走向全國乃至走出國門,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到今年一季度,浙江數字經濟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多值增長47.1%,即便是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高達51.1%。

其次,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的連續調節優化,作為支撐工業經濟回穩向好的關鍵原因

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科研院副院長張華認為,當前高新技術產業已作為江蘇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裝備制造業等江蘇經濟壓艙石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強勁自信心

再看上海,一季度上海的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服務器和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8倍、1.2倍、67.3%和47.0%,供給質量的連續提高,進一步強化了高端產業的引領功效。

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有力支撐,成就了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快速復燃和高質量增長。這充分說明,越是逆境中,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越能爆發出超強的反彈力。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發力點,無不圍繞這一圓心。

看外貿

淡季不淡 挑戰不小

往年,一季度總是外貿的淡季,但今年的淡季一點都不淡,三省一市外貿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大幅增長——

江蘇一季度的外貿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創下歷年同期最高;上海外貿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安穩走勢的基本上,今年實現了一次大的增長;浙江外貿總量位居江蘇、上海之后,但37.2%的同比增速領跑長三角;安徽雖然總量比江浙滬差一大截,但36.7%的同比增速僅次于浙江。

平心而論,同比兩位數的增速,無論是對江浙滬這樣的外貿大省、大市,還是迎頭趕上的安徽,都屬很難。而浙江、安徽暴增近四成,在外貿史上都極為罕見。

三省一市何以統統外貿“開門紅”?記者認為,這其中既有共性原由有個性特殊。

不可否認,疫情影響下,去年1月至2月外貿顯現負增長,形成為了較低的基數,是外貿普漲的一個基本面。

其次,各地企業積極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對外貿增長供給顯著的助力。春節后,企業廣泛提前1至2周復工,港口碼頭等外貿運輸運行趨于正常。去年下半年累積海量外貿訂單,讓不少外貿企業奮斗擴大產能。

第三,全世界疫情雖然仍在連續,但歐美等國家經濟顯現轉好跡象。尤其是美國經濟“大放水”,刺激消費率先復蘇。同期,歐盟、東盟等重點市場均有不俗表現。

這些都讓傳統的外貿淡季,顯現了“淡季不淡”的現象。

除了以上共性原由,長三角民營經濟的優良,成就了一季度三省一市進出口的亮眼表現。

今年一季度,江蘇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顯著加強,其增速高于江蘇外貿整體增速13.9個百分點,作為拉動江蘇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民營企業的發展,帶動附加值更高的通常貿易,占比江蘇外貿總值55.2%。上海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35.5%;安徽民營企業活力持續加強,一季度進出口704.5億元,增長37.1%,占比48.1%。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占比超八成,且進一步提高

而浙江之因此增速領跑,其外貿多元化的特殊優良格外顯著——多元化的市場,讓浙江的外貿總能東邊不亮西邊亮,東盟、南美等新興市場都為浙江外貿增長作出不小貢獻;多元化的制品結構,尤其是海量輕工制品,讓浙江的制品在疫情下表現尤其搶眼;多元化的外貿業態,讓浙江外貿企業總能喝到外貿新趨勢的頭口水,例如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

因此呢,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敗興,浙江外貿表現始終分外搶眼。浙江外貿對全國的貢獻率已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1,今年一季度再度“衛冕”。

不外,在看似“大眾都好”的形勢下,“開門紅”想延續至“全年紅”,還存在不小的挑戰。疫情影響還未消散、國際局勢波詭云譎,使得長三角外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繁雜形勢和挑戰。

因為大宗商品價格、匯率大幅上漲,企業綜合成本飛漲,許多外貿企業負責人抱怨:兩頭受堵。營銷端,因為許多訂單早在去年下半年、今年初就已簽下,企業與外商重新議價的空間有限,成本上漲部分常常需要企業承擔;生產端,人工成本今年顯著上漲了一大截。更何況疫情敗興,國際海運物流價格飛漲,國際集裝箱、艙位緊缺的狀況依然存在,北美線一個集裝箱以往要價約3000美元,如今已然漲到七八千乃至上萬美元。

而更讓外貿企業擔心的是,隨著疫情后全世界產能復蘇,國內外貿訂單或將連續回落,下半年外貿企業又將迎來一波更艱巨的考驗。

種種原因,都讓長三角外貿出口充滿不確定性。幫忙企業應對已然顯現可能顯現的困局,記者期待,長三角能擰成一股繩。

看消費

穩步復蘇 潛能巨大

做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復蘇的程度,很大道理上決定了區域經濟的復蘇程度。

從一季度消費數據來看,上海、安徽和江蘇表現良好,浙江的恢復程度還不錯。

三省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分別同比增長48.9%、39.1%、26.5%、36.4%。

以安徽為例,今年一季度,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22.2億元,兩年平均增長9.6%,消費對當地經濟貢獻可謂明顯。

細究原由,擴大內需、促進鄉村消費是重點。2019年和2020年,安徽全年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均高于城鎮,這要歸功于安徽農村消費市場環境的連續優化以及新零售途徑在鄉村市場的擴大布局。

與安徽蓬勃的農村市場區別,上海則是國際都市的繁華。手握眾多頭部企業總部、頭頂國際知名城市光環的上海,今年一季度收入和消費增速一樣搶眼。持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入駐的上海,吸引了眾多一流人才,經濟實力渾厚的企業,帶來了高收入,帶來了旺盛的購買力。尤其因為疫情的影響,跨境消費需要中的絕大部分就近轉回了國內,國際品牌云集的上海作為了高消費的熱門城市。

今年一季度,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8億元,同比增長26.5%。同比增速不僅列長三角最后,乃至跑贏全國33.9%的平均水平??雌饋恚憬南M增速放緩了。

在全國居民收入排行榜中,浙江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三,離2萬元大關只差臨門一腳,足見浙江人囊中并不羞澀。

“浙江消費恢復比較慢的重點原因,還是疫情防控重點關聯的幾個行業尚未完全恢復正常,一個是旅游關聯行業,一個是文化體育活動關聯行業?!闭憬〗y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解釋說,浙江是旅游大省,旅游業的表現對消費影響很強。

按照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2016年至2019年,浙江旅游產業增多值年均增長11.2%,對全省GDP的綜合貢獻超過18%,旅游對浙江經濟的影響可見一斑。

記者查到2019年國家統計局對長三角地區住宿業法人企業個數的統計,上海1017個,江蘇1208個,安徽680個,浙江是1651個,穩穩的第1。雖然住宿業不可完全表率旅游業,但還是能從側面看出旅游業對各地消費的影響程度。

不外,一時的差距,便是將來的增長點。在推動消費增長上,浙江的潛能可不小。

浙江城鄉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不僅在全國排名靠前,況且城鎮與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大,今年一季度收入比還進一步縮小,顯示浙江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都不差錢,將來農村消費非常可期。

今年3月,圍繞“十四五”促消費開好局,浙江出臺了首個省級提振消費重磅政策——《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能的貫徹意見》,可見對農村消費的注重。

同期,浙江的“雙子星”杭州和寧波,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足見兩地發力消費的決心之大。

此刻的慢是暫時的。正如王美福所說,隨著疫情防控成果得以鞏固,浙江消費市場的恢復會大大提速。

這一點,今年的“五一”小長假便是最好的證明。據浙江省商務廳對重點行業監測樣本的數據統計,5月1日至4日,浙江商場、餐飲、住宿等重點行業營銷同比增長26.95%,客流量同比增長36.27%。疫情影響下的旅游業更加是顯著復蘇。假日時期,浙江共接待游客2456.6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8.1%。(記者 夏丹 翁杰 全琳珉)

源自: 浙江日報

  •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
  • 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刪除處理問答,若不聯系則默認允許本站轉載。
  • 上一篇:新研企業“大塊頭”,產業鏈條“加速器”
  • 下一篇:厲害了!用3D打印技術做首飾,南寧這些手藝人有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