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國內首臺百萬級金屬3D打印機亮相中德產業園。這標志著我市在3D打印產業正式走向工業應用,亦促進我市十大千億級產業鏈之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升級換代。
外形酷似普通家用洗衣機
昨日發布的國內首臺百萬級微型金屬3D打印機又名YBRP-140 SLM微型金屬3D打印機,它用激光融化機制成型金屬件,可用于多材料、高性能的金屬零部件。與普通教育用的桌面級3D打印機區別,金屬3D打印機多用于工業。其中,在航空航天等行業應用較為廣泛,但現有的金屬打印機大多占地面積很強,且價格動輒在千萬元以上,因此呢在工業生產中并不算太廣泛。而新發布的微型金屬打印機從外觀看與普通的家庭洗衣機差不多模樣,況且價格降至百萬元以下。這亦寓意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能夠消費得起工業級3D打印機。
北京易博三維科技有限機構關聯負責人介紹,工業企業采用新的金屬3D打印機后能夠廣泛地應用在制品開發方面,例如以前研發新制品需要耗費海量資金制造首臺制品,但此刻只需要用金屬3D打印機打印出一臺就可。
可打印航空材料和黃金首飾
雖然新發布的金屬3D打印機體積不大,但功效卻不小,既能夠打印造型獨特的黃金首飾,亦可打印高精尖的航空材料。其打印材料可運用鐵基、鎳基、銅基合金、鈦合金等。設備外形尺寸小,打印精度和致密度高,尤其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的小尺寸精細零部件(如首飾、牙齒、骨骼等)的打印成形,以及特種金屬材料科研。在航空航天、珠寶首飾、醫療和教育等行業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工業級3D打印機已然起始在航空航天行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航空航條器具對設備本身的精度需求尤其高。另一它們結構亦非常繁雜,經過傳統的制作辦法生產成本高,況且還很容易產生誤差,但金屬3D打印機完全是電腦程序掌控,它打印出來的制品精度非常高,因此呢很適合用來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并且亦可推廣到其他工業行業。
建我國首個金屬3D打印產業園
今年1月,三迪時空與中德生態園簽約共建中德金屬3D打印產業基地,將打造中國首個金屬3D打印產業園。項目計劃分三期建成,重點建設材料中心、總裝廠、集中制造中心、科研院、實驗室等應用平臺,打造集開發設計、設備研發制造、原材料生產協同一體的金屬打印生態產業鏈。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200畝,預計三年內將累計實現總產值88.5億元,營銷收入75.5億元,稅收9.5億元,帶動就業3600人,形成功能完整的3D打印生態產業鏈條。
市經信委副專家王敬元介紹,在“十三五”規劃中,3D打印是青島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3D打印產業的發展壯大還將促進高端制造業等已發展成熟的產業更新換代。(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沛)